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98章 党亮就笑了:

“就你现在这个体能,这个运动方式,当初肯定不是运动健身那一套。你是学戏去了吧。”

国其聆就不好意思起来:“你这就没意思啊,太没意思了,拆台呢。”

邹协倒是奇怪了:“学戏曲 还能让人瘦吗?”

党亮很笃定的点头:“那肯定啊,首先戏曲的练习是非常累的,唱念做打,没有一个省力气的。另外一个是什么呢,梨园行里专有瘦身的法子。你看那么多戏曲演员,只要他还演,就没有胖的,累是一方面,管理也很重要的。

尤其是花脸演员,他们要的脸型就偏圆,多半还是要魁梧身材,管不好就胖了,戏服一套少的上万,正常的十几万,除了大角儿,别的衣服都是公用的,那都是匀码,瘦了你可以往里填东西,里面多穿几件,胖了穿不进去,那您老就歇歇吧,替补有的是。”

国其聆也点头附和:“那倒是,很多剧团现在都是衣服比人贵,演出也不多,很多戏服还都是前辈留下来的。”

传统文化的窘境,不言而喻,梨园行也算重灾区,大部分人只看到京剧的没落,是因为京剧在梨园行里名气最大,年头儿近,而且又是京城人力捧,消息多了才都知道——从这些方面看,其实京剧只是演出少了,并不算没落。

和京剧差不多年纪的评剧,同列京评梆曲四艺(这里头的曲指的是昆曲,而不是大鼓之类的曲艺)可是现如今除了京剧的消息还有人关心,其他的梆子、昆曲,别说有没有人听,就是出了点儿八卦,又有多少人关心呢?

很多人大概其是分不清昆曲和黄梅戏,也不分不清越剧和昆曲,甚至有很多人也分不清评剧和京剧,一旦这些剧种唱同一出戏,多数观众都是只听个音儿,是没有深度鉴赏分析意愿和能力的。

五大传统戏曲,京剧评剧黄梅戏越剧豫剧,没有一个诞生过了三百年的,要说传统,它们比梆子、皮黄、秦腔、昆曲、要年轻太多了,就是和各种地方小调比,都是太年轻。

它们都过得风雨飘摇,其它的东西,无声无息就消亡的根本数不过来。

往前六十年,这都是流行文化,但是如今呢,已经需要保护了。

党亮之所以诈称学过东北小调,便是因为这类技能早已经散落,寻常人就是会上那么十段八段,有点人脉便能认证个非遗传承,只不过高处走不容易,他会的那些勉强也够个市级非遗的申报了,运作运作批下来不难。

但是他也没说要去做,因为传承太散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